2018年中國公廣電行業管理體制和政策
發布時間:2018-10-30 15:57
點擊量:次
參考觀研天下發布《2019年中國廣播電視設施產業研究報告-行業調查分析與發展商機研究》
1、行業主管部門
(1) 廣電總局
廣電總局對廣電行業進行監督管理,主要職責包括: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宣傳的方針政策,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創作導向;起草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著作權管理的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廣電行業規章政策、行業標準、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并組織實施;監督管理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機構和業務以及出版物、廣播影視節目的內容和質量;指導監管廣播電視廣告播放;對互聯網出版和開辦手機書刊、手機文學業務等數字出版內容和活動進行監管;對網絡視聽節目、公共視聽載體播放的廣播影視節目內容和質量進行監管;推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與科技融合;對廣播電視節目傳輸覆蓋、監測和安全播出進行監管,推進廣電網與電信網、互聯網三網融合;承辦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等。
(2) 工信部
工信部對電信與信息服務市場進行監管,實行必要的經營許可制度。該部門中的政策法規司、產業政策司和規劃司主要負責制定行業的產業政策、產業標準、產業規劃,對行業的發展方向進行宏觀調控,總體把握互聯網服務內容。通信發展司負責協調公用通信網、互聯網、專用通信網的建設,促進網絡資源共享;擬訂網絡技術發展政策;負責重要通信設施建設管理;監督管理通信建設市場;會同有關方面擬訂電信業務資費政策和標準并監督實施。
(3) 文化部
文化部負責擬訂文化市場發展規劃,指導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工作;負責文藝類產品網上傳播的前置審批工作;負責制定互聯網文化發展與管理的方針、政策和規劃,監督管理全國互聯網文化活動;負責對網吧等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實行經營許可證管理,對網絡游戲服務進行監管(不含網絡游戲的網上出版前置審批);擬訂動漫、游戲產業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指導協調動漫、游戲產業發展。
(4) 其他監管部門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管國家的互聯網新媒體信息服務監督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包括:制定對外新聞事業的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制定互聯網新媒體事業發展規劃;指導協調互聯網新聞報道工作及推動中國媒體向世界介紹中國等。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要負責落實互聯網信息傳播方針政策和推動互聯網信息傳播法制建設;指導、協調、督促有關部門加強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負責網絡新聞業務及其他相關業務的審批和日常監管;指導有關部門做好網絡游戲、網絡視聽、網絡出版等網絡文化領域業務布局規劃;協調有關部門做好網絡文化陣地建設的規劃和實施工作;負責重點新聞網站的規劃建設、組織和協調網上宣傳工作;在職責范圍內指導各地互聯網部門開展工作等。
(5) 行業協會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是開展通信技術領域標準化活動的非營利性法人社會團體。協會的主要任務是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制定標準,進行標準的協調、把關,把高技術、高水平、高質量的標準推薦給政府,把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推向世界。
中國互聯網協會是由中國互聯網行業及與互聯網相關的企事業單位自愿結成的行業性、全國性和非營利性社會組織,主要職能包括制訂并實施互聯網行業規范和自律公約,協調會員之間的關系,促進會員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充分發揮行業自律作用,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維護行業整體利益和用戶利益,促進行業服務質量的提高等。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是民政部批準成立的國家一級協會,是我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領域唯一的國家級行業性組織,也是我國互聯網領域規模 大的行業協會。協會的宗旨是維護會員合法權益,加強行業自律,在政府與企業間發揮橋梁與紐帶作用,加強國內外業務和學術交流,推動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提高行業服務水平,為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服務。
中國廣告協會是工商總局直屬事業單位,是經民政部注冊登記的全國性社會團體。中國廣告協會主要職能包括加強行業自律、大力推動行業誠信建設,規范會員行為,加強自我監管。協會組織制定并實施了廣告行業自律規范,積極開展對違法廣告的勸誡、點評工作,廣告發布前法律咨詢工作、全國廣告行業精神文明先進單位評選表彰活動等。
2、 行業監管體制
我國現階段對所屬行業進行多核心監管,即根據不同監管內容進行監管,監管部門主要包括廣電總局、工信部、文化部、工商總局、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行業監管體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 行業主要政策法規
(1) 行業主要法律法規
(2)行業主要政策
一、三網融合政策
一、媒體融合政策
四、IPTV行業政策
五、網絡廣播電視臺行業政策
六、手機電視、互聯網電視行業政策
七、互聯網傳播內容相關政策
4、對經營發展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諸多支持和鼓勵文化產業、三網融合、媒體融合和新媒體行業發展的政策、法規,發行人的業務范疇是當前國家重點支持的領域,這對發行人業務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環境,有利于其主營業務實現良性快速發展。
1、行業主管部門
(1) 廣電總局
廣電總局對廣電行業進行監督管理,主要職責包括: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宣傳的方針政策,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創作導向;起草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著作權管理的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廣電行業規章政策、行業標準、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并組織實施;監督管理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機構和業務以及出版物、廣播影視節目的內容和質量;指導監管廣播電視廣告播放;對互聯網出版和開辦手機書刊、手機文學業務等數字出版內容和活動進行監管;對網絡視聽節目、公共視聽載體播放的廣播影視節目內容和質量進行監管;推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與科技融合;對廣播電視節目傳輸覆蓋、監測和安全播出進行監管,推進廣電網與電信網、互聯網三網融合;承辦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等。
(2) 工信部
工信部對電信與信息服務市場進行監管,實行必要的經營許可制度。該部門中的政策法規司、產業政策司和規劃司主要負責制定行業的產業政策、產業標準、產業規劃,對行業的發展方向進行宏觀調控,總體把握互聯網服務內容。通信發展司負責協調公用通信網、互聯網、專用通信網的建設,促進網絡資源共享;擬訂網絡技術發展政策;負責重要通信設施建設管理;監督管理通信建設市場;會同有關方面擬訂電信業務資費政策和標準并監督實施。
(3) 文化部
文化部負責擬訂文化市場發展規劃,指導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工作;負責文藝類產品網上傳播的前置審批工作;負責制定互聯網文化發展與管理的方針、政策和規劃,監督管理全國互聯網文化活動;負責對網吧等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實行經營許可證管理,對網絡游戲服務進行監管(不含網絡游戲的網上出版前置審批);擬訂動漫、游戲產業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指導協調動漫、游戲產業發展。
(4) 其他監管部門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管國家的互聯網新媒體信息服務監督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包括:制定對外新聞事業的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制定互聯網新媒體事業發展規劃;指導協調互聯網新聞報道工作及推動中國媒體向世界介紹中國等。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要負責落實互聯網信息傳播方針政策和推動互聯網信息傳播法制建設;指導、協調、督促有關部門加強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負責網絡新聞業務及其他相關業務的審批和日常監管;指導有關部門做好網絡游戲、網絡視聽、網絡出版等網絡文化領域業務布局規劃;協調有關部門做好網絡文化陣地建設的規劃和實施工作;負責重點新聞網站的規劃建設、組織和協調網上宣傳工作;在職責范圍內指導各地互聯網部門開展工作等。
(5) 行業協會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是開展通信技術領域標準化活動的非營利性法人社會團體。協會的主要任務是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制定標準,進行標準的協調、把關,把高技術、高水平、高質量的標準推薦給政府,把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推向世界。
中國互聯網協會是由中國互聯網行業及與互聯網相關的企事業單位自愿結成的行業性、全國性和非營利性社會組織,主要職能包括制訂并實施互聯網行業規范和自律公約,協調會員之間的關系,促進會員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充分發揮行業自律作用,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維護行業整體利益和用戶利益,促進行業服務質量的提高等。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是民政部批準成立的國家一級協會,是我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領域唯一的國家級行業性組織,也是我國互聯網領域規模 大的行業協會。協會的宗旨是維護會員合法權益,加強行業自律,在政府與企業間發揮橋梁與紐帶作用,加強國內外業務和學術交流,推動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提高行業服務水平,為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服務。
中國廣告協會是工商總局直屬事業單位,是經民政部注冊登記的全國性社會團體。中國廣告協會主要職能包括加強行業自律、大力推動行業誠信建設,規范會員行為,加強自我監管。協會組織制定并實施了廣告行業自律規范,積極開展對違法廣告的勸誡、點評工作,廣告發布前法律咨詢工作、全國廣告行業精神文明先進單位評選表彰活動等。
2、 行業監管體制
我國現階段對所屬行業進行多核心監管,即根據不同監管內容進行監管,監管部門主要包括廣電總局、工信部、文化部、工商總局、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行業監管體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監管內容 | 部門或組織 | 監管職責 |
市場準入 | 廣電總局、工信部、文化部 | IPTV、手機電視、互聯網電視的集成播控與內容服務等相關業務許可證的發放與管理 |
制作監管 | 廣電總局、文化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 節目制作機構許可管理、節目交易管理等 |
內容監管 | 廣電總局、文化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 版權管理、內容引進、內容審核、內容加工等 |
硬件標準及視聽技術監管 | 廣電總局、工信部 | 電視終端、接入設備、系統集成標準 |
網絡接入監管 | 工信部 | IDC、ISP、ICP 業務的審批和管理 |
網絡安全監管 | 工信部 | 網絡安全和互聯網信息安全 |
監管內容 | 部門或組織 | 監管職責 |
運營監管 | 廣電總局、工信部 | 業務運營、客服質量、電視臺管理等 |
廣告監管 | 文化部、工商總局、中國廣告協會 | 廣告經營登記、監督檢查、接受投訴、指導廣告業健康發展等 |
3、 行業主要政策法規
(1) 行業主要法律法規
序號 | 法規名稱 | 法規文號 | 生效日期 | |
1 | 《廣告管理條例》 | 國發[1987]94 號 | 1987.12.01 | |
2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 主席令第34號(頒布)主席令第22號(修訂) |
1995.02.01 2015.09.01 |
|
3 | 《廣播電視管理條例》 | 國務院令第 228 號 | 1997.09.01 | |
4 |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 | 國務院令(第 291 號) | 2000.09.20 | |
5 | 《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 國務院令第 292 號 | 2000.09.25 | |
6 | 《公用電信網間互聯管理規定》 | 工信部令 9 號(頒布)工信部令 28 號(修訂) |
2001.05.10 2014.09.23 |
|
7 | 《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 | 國務院令第 429 號(頒布)國務院令第 588 號(修訂)國務院令第 645 號(修訂) |
2005.03.01 2011.01.08 2013.12.07 |
|
8 | 《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 | 國家版權局、信息產業部令年第 5 號 | 2005 | 2005.05.30 |
9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令第 1 | 號 | 2017.06.01 |
10 | 《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 | 國務院令第 468 號(頒布)國務院令第 634 號(修訂) |
2006.07.01 2013.03.01 |
|
1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 |
廣電總局、信息產業部第 56 (頒布)廣電總局令第 3 號(修訂) |
號令 |
2008.01.31 2015.08.28 |
12 | 《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 | 工信部令第 5 號 | 2009.04.10 | |
13 | 《電信網絡運營監督管理辦法》 | 工信部電管[2009]187 號 | 2009.05.01 | |
14 | 《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管理規定》 | 廣電總局令 62 號 | 2010.02.06 | |
15 |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 國家主席令第 31 號(頒行)國家主席令第 58 號(修訂)國家主席令第 26 號(修訂) |
1991.06.01 2001.10.27 2010.04.01 |
|
序號 | 法規名稱 | 法規文號 | 生效日期 | |
16 | 《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 文化部令第 51 號 | 2011.04.01 | |
17 | 《規范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若干規定》 | 工信部令第 20 號 | 2012.03.15 | |
18 | 《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 | 工信部令第 24 號 | 2013.09.01 | |
19 | 《網絡交易管理辦法》 | 工商總局令第 60 號 | 2014.03.15 | |
20 | 《專網及定向傳播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 | 廣電總局令第 6 號 | 2016.06.01 | |
21 |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 | 國家主席令第 60 號 | 2016.12.25 |
(2)行業主要政策
序號 | 部門 | 規范 | 頒布時間 | 主要內容 |
1 | 廣電總局 | 《廣播影視科技“十五” 計劃和2010年遠景規劃》 | 2001 年 | 網絡和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情況下,廣播影視的發展規劃 |
2 |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 | 《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 | 2006 年 | 提出推進社會信息化的概念,加強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重點提出網絡媒體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計劃,注重研究互聯網傳播規律和新技術發展對網絡傳媒的深遠影響 |
3 |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 |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十一五”規劃》 | 2008 年 | 提出了信息產業的總體發展目標。同時,提出網絡建設的具體綱要和發展思路:“第一,要加強公共文化信息資源開發。第二,要營造先進網絡文化環境。” |
4 | 國務院 | 《文化產業振興規劃》 | 2009 年 | 推進廣電網絡整合;推進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絡建設和三網融合;支持文化產業重點項目跨區域整合;加大金融支持,鼓勵有條件企業上市融資 |
5 | 國務院 | 《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 2009 年 | 首次明確提出“支持 IPTV、手機電視等新興服務業發展” |
6 | 國務院 |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 2011 年 | 統籌布局新一代移動通信網、下一代互聯網、數字廣播電視網、衛星通信等設施建設,實現三網融合,促進網絡互聯互通和業務融合 |
7 | 重慶市文化廣 | 《重慶市文化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 | 2011 年 | 加速推進“三網融合”試點工作,將重慶數字媒體中心打造成為重 |
序號 | 部門 | 規范 | 頒布時間 | 主要內容 |
播電視局 | 慶“三網融合”的唯一內容分發平臺 | |||
8 | 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 | 《重慶市廣播影視“十二五”發展規劃》 | 2011 年 | 積極應對和推進“三網融合”,精心打造面向電視、電腦、手機等多終端的新媒體節目播控平臺,實現主流文化節目的匯聚、管理和分發,促進重慶市廣播電視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 |
9 |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 | 《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 | 2012 年 | 進一步明確文化產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強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建設,鼓勵支持國有資本進入新興媒體 |
10 | 文化部 | 《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 | 2012 年 | 推動出臺相關的政策措施,促進動漫、游戲、網絡文化、數字文化服務等新興文化業態加快發展 |
11 | 工信部 | 《通信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 2012 年 | 將全面深化信息服務應用列為發展重點 |
12 | 國務院 | 《“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 2012 年 | 建立健全推進三網融合的政策和機制,深化電信體制改革,推進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運營機構轉企改制,推動三網融合高效有序開展 |
13 | 國務院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 2016 年 |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建設“內容+平臺+終端”的新型傳播體系 |
14 | 國務院 | 《“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 2016 年 | 推動三網融合基礎設施發展,推進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互聯互通,加快構建下一代廣播電視網 |
15 | 國務院 |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 | 2016 年 | 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全面推進三網融合,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 |
16 | 重慶市政府辦公廳 | 《重慶市文化發展“十三五”規劃》 | 2016 年 | 全面實施媒體融合發展行動計劃,把媒體融合從內容生產拓展到渠道、平臺、經營各方面 |
17 | 重慶市人民政府 | 《重慶市建設互聯網經濟高地“十三五”規劃》 | 2016 年 | 加快三網融合進程,加速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壯大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手機電視、移動電視等新興網絡視頻產業 |
18 | 重慶市人民政府 | 《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 2016 年 | 全面推廣三網融合,積極構建現代傳播體系,加快數字新媒體發展,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 |
序號 | 部門 | 規范 | 頒布時間 | 主要內容 |
展 | ||||
19 | 國務院 | 《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 | 2017 年 | 加強文化產業投資運營、文化企業管理、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和媒體集團 |
一、三網融合政策
1 | 國務院 |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鼓勵數字電視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 2008 年 | 明確要求加強寬帶通信網、數字電視網和下一代互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三網融合”,形成完整的數字電視產業鏈 |
2 | 發改委 | 《關于 2009 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意見的通知》 | 2009 年 | 落實國家相關規定,實現廣電和電信企業的雙向進入,推動“三網融合”取得實質性進展 |
3 | 廣電總局 | 《關于加快廣播電視有線網絡發展的若干意見》 | 2009 年 | 加快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和網絡雙向化改造,加快有線網絡向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的演進 |
4 | 國務院 | 《國務院關于印發推進三網融合總體方案的通知》 | 2010 年 | 推進三網融合工作,力爭到 2015 年實現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融合發展 |
5 | 國務院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 三網融合試點方案的通知》 |
2010 年 | 確定全國 12 個城市首批試點、將開展試點業務的主體確定為符合條件的廣電企業 |
6 |
國協 辦、工信部、廣電總局 |
《關于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 2010 年 | 盡快建立健全試點地區三網融合組織協調機構,組織制定試點地區的三網融合試點實施方案,組織做好雙向進入業務許可申報工作,落實行業監管職責 |
7 | 國務院 | 《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 | 2010 年 | 推動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核心設備和智能終端的研發及產業化,加快推進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云計算的研發和示范應用 |
8 | 國務院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三網融合第一階段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 | 2010 年 | 確定了北京、上海等 12 個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城市)名單,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正式啟動 |
9 | 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 |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 2010 年 |
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 性產業,再次明確了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 |
10 | 國務院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三網融合第二階段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 | 2011 年 | 確定將包括重慶市在內的全國 42 個城市納入第二階段試點范圍 |
11 | 廣電總 | 《關于三網融合中有關合 | 2011 年 | 持有 IPTV、手機電視和互聯網電 |
序號 | 部門 | 規范 | 頒布時間 | 主要內容 |
局 | 資、合作問題的通知》 | 視牌照的廣電機構,擬采用合資合作模式開展相關業務的,須將有關協議報送至廣電總局 | ||
12 | 中央委員會 |
《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 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
2011 年 | 強調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繼續推進三網融合,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鼓勵文化企業和社會資本對接,支持國有文化企業面向資本市場融資 |
13 | 國務院 | 《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信息化發展和切實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見》 | 2012 年 | 總結試點經驗,在確保信息和文化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進三網融合,推動廣電、電信業務雙向進入 |
14 | 國協辦 | 《關于三網融合第二階段試點有關工作的通知》 | 2012 年 | 第二階段試點地區應盡快建立健全三網融合組織協調機構,組織制定三網融合試點實施方案,組織做好雙向進入業務許可申報工作,落實行業監管職責 |
15 | 廣電總局 | 《廣電總局辦公廳關于向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發放雙向進入批復有關情況的通報》 | 2012 年 | 第一批試點地區發放了IPTV傳輸服務、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手機電視分發服務、基于有線電視網的互聯網接入服務、互聯網數據傳送增值服務、國內IP電話業務的批復 |
16 | 重慶市人民政府 |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三網融合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 | 2012 年 | 重慶市三網融合試點實施方案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試點目的和發展規劃,試點業務范圍,重點任務,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
17 | 國務院 | 《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 2013 年 | 全面推進三網融合,加快電信和廣電業務雙向進入,鼓勵發展 IPTV、手機電視、有線電視網寬帶服務等融合性業務,完善三網融合技術創新體系 |
18 | 國務院 | 《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 2014 年 | 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三網融合,推動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和交互式網絡電視等服務平臺建設 |
19 | 廣電總局 | 《廣電總局辦公廳關于組織做好三網融合第二批階段試點雙向進入業務許可申報有關工作的通知》 | 2014 年 | 有線電視企業可申請從事電信增值業務,電信企業可申請從事廣電業務,按照廣電、電信雙向進入審批對等、同步的原則進行 |
20 | 國務院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 三網融合推廣方案的通知》 |
2015 年 | 總結推廣試點經驗,將廣電、電信業務雙向進入擴大到全國范圍,并實質性開展工作 |
21 | 重慶市 | 《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 | 2015 年 | 由重慶市文化委牽頭,重慶市科委 |
序號 | 部門 | 規范 | 頒布時間 | 主要內容 |
人民政府 | 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 | 配合,深入推進三網融合 | ||
22 | 國務院 | 《關于在全國范圍全面推進三網融合工作深入開展的通知》 | 2016 年 | 全面推進三網融合,電信、移動、聯通均允許經營 IPTV 傳輸服務,廣電企業可以在全國范圍內申請經營增值電信業務 |
23 |
中宣 部、財政部、廣電總局 |
《關于加快推進全國有線 電視網絡整合發展的意見》 |
2016 年 | 落實國家三網融合戰略,組建全國性有線電視網絡股份公司,建立互聯互通、安全可控的全國性數字化文化傳播渠道 |
24 | 重慶市政府辦公廳 |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實施意見》 | 2016 年 | 深入實施三網融合,促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提升先進文化的網絡傳播力 |
一、媒體融合政策
1 |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 《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 2014 年 |
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 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 |
2 | 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 | 關于印發《關于推進全市文化市場改革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的通知 | 2014 年 |
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實現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支持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加 快推進傳統媒體和新型媒體融合發展 |
3 | 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 《重慶媒體融合發展實施意見》 | 2014 年 | 推動重慶地區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把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全面建成形態多樣、手段先進、覆蓋多終端的新型主流媒體集團 |
4 | 廣電總局 | 《關于進一步加快廣播電視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意見》 | 2016 年 |
促進廣播電視媒體轉型升級,提升廣播電視媒體在網絡空間的傳播 力影響力公信力和輿論引導能力,進一步加快廣播電視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 |
四、IPTV行業政策
序號 | 部門 | 規范 | 頒布時間 | 主要內容 |
2 | 廣電總局 | 《廣電總局關于加強廣播電視節目播出和傳輸安全管理的通知》 | 2010 年 | 不得向未獲得廣播電視節目傳送業務許可的機構提供廣播電視節目信號 |
3 | 廣電總局 |
《廣電總局關于IPTV集 成播控平臺建設有關問題的通知》 |
2012 年 |
為確保三網融合第二階段試點工作全面開展,建立全國統一的 IPTV 集成播控平臺體系,實行中央與省集成播控平臺分級運營,建立和完善兩級 IPTV 內容服務平臺 |
4 | 廣電總局 |
《廣電總局關于IPTV執 法工作中法律適用問題的批復》 |
2012 年 | 各地的 IPTV 集成播控平臺均為分平臺,只能在本地開展 IPTV 業務,不得跨地區發展 |
5 | 廣電總部 | 《廣電總局關于三網融合第二階段IPTV監管平臺建設要求的通知》 | 2012 年 | 加快 IPTV 監管平臺建設,在節目集成播控、傳輸分發、用戶接收等環節部署數據采集和檢測系統 |
6 | 廣電總局 | 《關于當前階段 IPTV 集成播控平臺建設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 2015 年 |
加快完成全國統一的 IPTV 集成播控平臺建設 中央電視臺和各省電視臺要加強合作,明確分工,盡快完成 IPTV 播控平臺完善建設和對接工作。 在 IPTV 集成播控總分平臺規范對接基礎上,加快推動與 IPTV 傳輸系統按要求對接 |
7 | 國務院 | 《關于組織實施 2017 年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和“互聯網+”重大工程的通知》 | 2016 年 | 支撐 4K 高清 IPTV 等應用,推廣涉農信息服務業務 |
8 | 國務院 | 《關于加快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向戶戶通升級工作的通知》 | 2016 年 | 開展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等新興業務和服務,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文化信息需求。 |
五、網絡廣播電視臺行業政策
1 | 廣電總局 | 《廣電總局關于開辦網絡廣播電視臺有關問題的通知》 | 2010 年 | 首次提出開辦網絡廣播電視臺 |
2 | 廣電總局 |
《關于加強互聯網傳播新 聞類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 |
2011 年 | 對于可通過互聯網傳播新聞類視聽節目的平臺范圍進行了明晰 |
3 | 廣電總局 | 《廣電總局關于促進主流媒體發展網絡廣播電視臺的意見》 | 2013 年 | 加強和改進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建設,推動廣播電視媒體與互聯網等新型傳播載體融合發展,提升網絡廣播電視臺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
六、手機電視、互聯網電視行業政策
序號 | 部門 | 規范 | 頒布時間 | 主要內容 |
1 | 廣電總局 | 《廣電總局關于加強以電視機為接收終端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 2009 年 | 以電視機為接收終端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需有運營資質的單位提供,要確保所傳播視聽節目內容可管、可控 |
2 | 廣電總局 | 《廣電總局關于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許可證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 2009 年 | 未取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單位,不得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 |
3 | 廣電總局 | 《關于手機電視集成播控平臺建設和運營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 2010 年 | 手機電視集成播控業務應由廣播電視播出機構申辦;從事手機電視內容服務業務,應當取得廣電總局頒發的業務許可;確保手機電視播出內容安全和分發安全 |
4 | 廣電總局 | 《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 | 2011 年 | 互聯網電視集成機構和內容服務機構在業務開展中各自承擔相應的審查把關責任 |
5 | 廣電總局 | 《關于互聯網電視、手機電視等新媒體業務公司化運營有關問題的通知》 | 2013 年 | 持證機構可以成立公司運營相關業務,應當把經營性與宣傳性業務分開,授權范圍僅限于節目生產購銷、廣告投放、市場推廣、商業合作、收付結算、技術服務等經營性業務 |
6 | 廣電總局 | 《廣電總局辦公廳關于不得超范圍安裝互聯網電視客戶端軟件的通知》 | 2014 年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提供的內容不得超出《信息網絡視聽節目許可證》許可的業務范圍 |
7 | 廣電總局 | 《廣電總局辦公廳關于加強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安全管理的通知》 | 2014 年 |
未持有互聯網電視集成服務和內容許可證的機構,不得推出用于安 裝在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上的軟件客戶端 |
8 | 廣電總局 | 《廣電總局辦公廳關于做好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增項審核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 2015 年 |
經批準開展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單位,可以利用公網手機 wap網站、客戶端軟件開展視聽節目服務,還可以通過移動通信網手 機電視門戶網站開展專網手機電視內容服務 |
9 | 廣電總局 | 《關于做好互聯網電視整改工作的通知》 | 2016 年 |
各持牌機構必須對自身負責集成的各類型互聯網電視終端嚴格把 關;不能用OTT平臺變相開展IPTV 業務;不得擅自開展IPTV+OTT業務;凡不符合規定的,視情況采取 軟件升級或關停并轉等方式進行整改 |
序號 | 部門 | 規范 | 頒布時間 | 主要內容 |
10 | 國務院 | 《關于加快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向戶戶通升級工作的通知》 | 2016 年 | 開展手機電視等新興業務和服務,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文化信息需求 |
七、互聯網傳播內容相關政策
1 | 廣電總局 |
《廣電總局關于加強互聯 網傳播影視劇管理的通知》 |
2007 年 | 用于互聯網傳播的影視劇,必須符合廣播電影電視管理的有關規定 |
2 | 廣電總局 | 《廣電總局關于加強互聯網視聽節目內容管理的通知》 | 2009 年 | 對于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視聽節目內容進行了嚴格管理 |
3 | 廣電總局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業務分類目錄(施行)》 | 2010 年 | 將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業務分成四大類 |
4 |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 | 《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 | 2012 年 | 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相關單位在播出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前,應依照先審后播和審核到位原則,對內容進行審核 |
5 | 廣電總局 |
《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 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 |
2012 年 | 強化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播出機構準入管理、節目內容審核、審核隊伍建設、視聽節目監管,并強化退出機制 |
6 | 廣電總局 | 《關于開展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信息備案工作的通知》 | 2012 年 | 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須經網絡視聽行業協會培訓合格的審核員審核通過后方能播出,同時開展節目信息備案工作 |
7 | 國務院 | 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 | 2013 年 | 綜合利用有線、無線技術推動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融合發展 |
8 | 工信部等 | 《關于實施寬帶中國2013 專項行動的意見》 | 2013 年 | 建設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推動“寬帶中國”戰略部署實施 |
9 | 廣電總局 | 《關于明確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機構總編輯職責要求的通知》 | 2013 年 | 總編輯是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機構內容管理的總負責人,主要職責為:建立健全內部節目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組織審核本機構網絡視聽節目等 |
10 | 廣電總局 |
《關于進一步完善網絡 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補充通知》 |
2014 年 | 廣電行政部門要加強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機構的管理,經群眾舉報不合規的節目應立即下線 |
11 | 重慶市人民政府 |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重慶市“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通知》 | 2015 年 | 促進互聯網文體發展,發展互聯網數字內容產業 |
12 | 廣電總局 | 《關于調整<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業務分類目錄 | 2017 年 | 調整利用公共互聯網(含移動互聯網)向計算機、手機用戶提供視聽 |
序號 | 部門 | 規范 | 頒布時間 | 主要內容 |
(試行)>的通告》 | 節目服務的業務分類目錄 |
4、對經營發展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諸多支持和鼓勵文化產業、三網融合、媒體融合和新媒體行業發展的政策、法規,發行人的業務范疇是當前國家重點支持的領域,這對發行人業務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環境,有利于其主營業務實現良性快速發展。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YX)
熱點